憲兵指揮部全球資訊網

:::

前言

202指揮部戰備任務訓練

中華民國國軍從過去陸續推動「精實案」、「精進案」,乃至近年的「精粹案」,各階段實施後均已見成效,惟在賡續各項變革之時,我國憲兵的角色定位、任務職掌以及存在價值,因不瞭解憲兵職能引起社會各界的質疑。若要清楚闡明上述議題,確實有必要從各國憲兵組織發展、指揮隸屬關係、現行制度與執勤法令等面向進行討論,藉此重新審視我國憲兵存在之功能與價值,明確定義我國憲兵之角色與定位;同時參酌潮流趨勢,前瞻我國憲兵制度新願景,進而滿足國家安全需求,跟隨社會期待調整任務屬性。此外,現今國際社會並沒有因為冷戰結束而趨於和平,舉凡區域衝突、恐怖主義、種族屠殺、毀滅性武器擴散、生存環境驟變等「非傳統性」軍事行動仍未停歇。有鑑於此,本書將從對「憲兵」角色期待、角色扮演及創造價值之初探,掌握符合國家發展之關鍵因素,據此強化行政效率並達到軍隊現代化為目標。

迎接嶄新的一年指揮部戰備任務訓練世大運

法國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e,1796-1821)曾經說過:「軍隊內部要是沒有警察力量,就不能算是好的軍隊。」這支軍隊中的「警察力量」就是憲兵。近代各國憲兵因具有「軍事性」與「警察性」的雙重特質,不論是平時或戰時,皆為保衛民主政治以及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時至今日,聯合國在執行維和任務時,往往以各國憲兵單位作為聯合部隊的骨幹。另一方面,國際裁軍風潮並未對各國憲兵組織的增設有所影響,反倒是自「911」、「巴黎」恐怖攻擊事件後,各國在思索如何調整國安組織時,不約而同地選擇憲兵部隊作為保衛國家安全的主力部隊,並強調其保護性武力的角色。舉例來說,美軍於伊拉克自由作戰與阿富汗持久自由作戰中,因戰場前後方的界線模糊,促使美國陸續將其部分野戰砲兵、裝甲兵等人員改編為憲兵部隊,以強化其保護性武力;這也使美國憲兵的組織不斷擴編、任務更形多元。反觀國內,社會各界對於憲兵之疑慮,皆因國內外相關資訊之取得有限、認知不足;因此,本文主要探討的重點在於:

  1. 憲兵制度沿革與體系發展。
  2. 各國憲兵指揮編組與機制。
  3. 各國憲兵執勤法令。
  4. 各國憲兵任務職能。
  5. 各國憲兵體系比較。

綜合前述,請讀者及社會人士重新認識憲兵存在之功能與價值。

在烈日下操練戰技鋼鐵勁旅-憲兵特勤隊反劫持(機)任務操演訓練手榴彈投擲

基於國家安全整體考量,我國憲兵,在平、戰時國防武力的運用上皆有其存在之價值與必要性。平時憲兵恪遵國軍「戰訓本務」,配合其他單位有限度運用法律賦予的「軍、司法警察」職權;戰時則負責鞏固中樞安全、維護軍紀、支援三軍部隊作戰。指揮編組機制方面,透過國防部憲兵指揮部的合理建制,整合部隊與國安局、內政部、法務部等國安相關單位的聯繫平台機制。

全神貫注綜觀各國對於憲兵部隊的角色與職權可以界定在以下四範圍:第一類:軍事警察,第二類:包含軍事、軍法警察,第三類:包含軍事、軍法、司法警察,第四類:包含軍事、軍法、司法、行政警察等部隊。憲兵以其訓練與多功能身分,使它能處理各類狀況與任務,無論是軍法警察、執行司法勤務,甚至是支援警察單位,直接處理一般治安、交通、民事糾紛等民間事務。

我國憲兵部隊之屬性,近年來逐漸轉型別於三軍之外的保護性武力。自911事件後,恐怖主義在國際間蔓延開來;為使國家社會免於恐怖主義的威脅,我憲兵部隊在國防施政方針的指導之下,比以往更加強調所謂的「保護性武力」(Force Protection)的概念。所謂的「保護性武力」乃是為了防止軍隊的人員、廠庫、武器以及財產受到外來力量或敵方人員接近。就廣義上而言,乃是要落實於全民以達到保護本國人民之生命、財產與自由,乃至於軍事力量之完整者。簡言之,保護性武力消極能確保軍事力量的完整,積極則可促進國家社會穩定。我國憲兵部隊之保護性武力,其中主要之內涵:兵要調查與交通路線安全維護與管制、維護重要國防資產的安全、後方地區機動武力維護及災害、散兵之管制、軍事基地的地面防護、反恐怖行動、區域損害管制、核生化偵檢與社會整體保密防諜工作。有鑑於此,我國憲兵今後的可能發展方向以及考量重點,亦應重視「保護性武力」概念的加強,以及相關措施的建構。

我們仍將堅守各個崗位鑑於憲兵勤務的特殊性,民主國家對於憲兵組織的發展與層級範圍採取積極與謹慎並重的策略,以期使它在承平時期或戰爭時期皆能發揮最大效能,而不受制於國家承平時期裁軍與非軍事任務繁重的約束,同時維持憲兵鐵衛保民、護國的純淨形象。

近幾年來國內學者與軍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國憲兵之組織沿革與現代化;探討國軍未來順應社會潮流,因應國家安全需要,進而調整業務職能與組織。部分學者曾經就我國近代憲兵的發展脈絡,探討國軍未來應如何因應國家與社會的發展,調整其組織與業務職能以及我國憲兵之角色定位、任務職能予高度的情報功能。並對未來建軍方向與策略提供建言。儘管上述諸篇論文對於我國憲兵組織的發展有清楚的剖析與論述,但缺乏對於外國憲兵之介紹及說明;關於此部分析,近年來〈軍事安全的守護者-美國憲兵〉與〈憲兵制度的先驅者--法國國家憲兵〉二文分別對於美、法兩國憲兵之制度、組織與任務等有深入且詳細的研究。本書以各國憲兵之指揮編組機制、執勤法令、任務職能等面向為指標,綜合歸納蒐整之資料,將憲兵體系分為「軍、司法警察體系」、「軍法警察體系」與「共產國家體系」3大類,以明確界定並且符合研究現況,期能涵蓋大部分具備憲兵制度系譜源流關係的國家與區域性憲兵組織,凸顯彼此之間的互動性,共同性,同時兼顧個別國家的差異性。另一方面,重新檢證前人之研究,以互證方式歸納其間異同,加上作者群長期關注憲兵組織調整之經驗,使比較分析實務作為齊頭並進,增加本書內容之多元觀點。

全神貫注

本書分為5個章節,第1章探討各國憲兵的歷史沿革及體系發展。指出因各國地理環境和人文歷史之不同,使得各國憲兵發展出「軍、司法警察體系」與「軍法警察體體系」、「共產國家體系」,透過對研究3大體系的重新認識,審視我國憲兵組織,以使國人對憲兵定位有清楚認識。

第2章到第4章從憲兵體系不同層面介紹各國憲兵制度,即各國之「歷史沿革」、「法令依據」、「組織編制」及「任務職能」4大類依序介紹;其中「法令依據」為各國憲兵執勤的法源依據,不僅是憲兵執勤的重要依據,更是賦予憲兵身分地位與權力行使之源頭,故在介紹各國憲兵時,一併探討其執行法令。另因應當前恐怖主義盛行,部分國家亦將憲兵納入反恐應急專業單位,因此酌予探討該單位訓練及任務。冀透過上述4個層面闡述各國憲兵的勤務內容,並與上章前後呼應,相互對照,使讀者對各國憲兵體制有立體且完整的認識。而第5章則就我國憲兵之4大層面探討外,亦擘劃未來願景,並詳加介紹,使讀者更能瞭解我國憲兵在國家安全上,扮演著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人質搶救風雨無阻戰鬥訓練

結論部份,則綜合前述研析與比較結果,並期許本書能成為相關研究的奠基者,藉由拋磚引玉,讓更多賢達、學者參與討論,以符合世界潮流趨勢,並藉此強化我國家安全維護效能。

資料首次公告日期:2022-02-25

資料最後更新日期:2022-03-22

回頂端